建設用地預審、報批、集約節約用地專章編制方案全流程!
2024-01-08 來自: 水土保持之聲公眾號 瀏覽次數:290
《***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》提出了我國實行嚴格的土地管理政策的基本精神,確立了以保護耕地為核心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。在總體控制上要求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,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總量和占用耕地的數量;在審查報批工作程序上,規定建設占用土地的,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,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,征收土地的,辦理征地審批手續。
本文從建設項目用地預審、報批編制方案和集約節約用地專章編制方案全流程做了梳理,供讀者參考。
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方案包含
1.項目概述:描述項目名稱、地理位置、用途、規模等基本情況和重要特點,以及現有的規劃條件和環境條件等。
2.用地范圍和選址原則:項目涉及的用地范圍、擬定的選址原則,并根據地質、水文、環保等方面的科學論證,說明選址是否合理。
3.規劃設置和環保要求:項目符合和地方的相關規劃、政策、管理要求,能夠保護環境、防止污染,并符合和地方的實際情況和管理要求。
4.土地利用狀況:對所選用地的現狀、功能、利用情況進行詳細分析,確定是否符合和地方的規劃要求和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保護。
5.建設工程標準:標準是本項目建設的基本準則,需要根據工程用途、建設類型和要求選擇并合理確定建設標準和依據。
6.聯系單位和社會組織:聯系相關單位和社會組織對預審方案進行評估和審查,確定其合理與否,做到預防措施得當、小化影響。
7.項目經濟效益:評估項目的經濟效益,包括可行性分析、資金量及來源、盈利模式等方面的指標,并確保投資回收期內實現利潤,確保和社會的利益得以保障。
8.項目的可行性和安全性:針對項目的環保性、經濟可行性、社會效益、市場預期、安全性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證,確保項目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。
9.預審結果:根據預審方案的評估結果,確定是否符合有關要求,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意見和要求。
建設用地報批編制方案主要內容
1.規劃背景:闡述編制方案的背景和必要性,包括城市規劃、土地利用規劃等等。
2.項目概述:簡要介紹項目的性質、規模、用途以及地理位置等基本情況。
3.土地利用分析:對周邊地區的土地利用情況進行分析,確定該項目對土地利用的影響。
4.用地總體規劃:根據土地利用分析和項目需求,制定用地總體規劃,確定用地面積、用途等。
5.環保可行性分析:對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,計算環評指標,分析環境影響和對策。
6.公共設施和服務配套:確定項目所需的公共設施和服務配套,包括交通、供水、供電、通信等。
7.建設方案:根據用地總體規劃和環保可行性分析,確定建設方案,包括工程建設、時間進度、資金投入等。
8.總體經濟效益分析:根據建設方案,對項目的總體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和評估,包括投資回收期、投資利潤等指標。
9.安全生產責任分配:明確工程建設中各單位、各崗位、各環節的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措施。
10.實施方案:制定項目實施方案,包括組織架構、項目管理體系、監測體系等。
節約集約用地專章方案主要內容
1.前言:文中介紹項目的原則性、必要性、目的等。
2.目標和原則:明確用地的節約和集約原則,制定用地的管理目標、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等。
3.基礎條件分析:分析本地區的用地現狀及規劃,對本地區的用地情況進行分析,明確用地的節約性及集約性的重要性。
4.節約用地方案: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案,以實現節約用地,提高用地利用率。通過空間布局優化和多功能復合利用,開發出更多的用地和功能。
5.集約用地方案:提高用地使用效益,以實現集約用地。通過綜合評估,選擇適宜的開發方式,制定告訴的規劃方案,推動城市的快速發展。
6.實施措施:根據分析得出的結論和方案,提出相應的實施措施。強化管理執法,建立用地建設管理機制。
7.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監測與評估:對節約用地和集約用地方案實施過程中的工作進行監測和評估,并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。
8.總結:對上述相關內容進行綜合說明和概括,總結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重要經驗,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議。